第三季度银行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
>资产类业务1、贷款
截至9月末,各项贷款余额亿元,比年初增加亿元,增长%,同比增长%。前三季度贷款增长迅速,第三季度贷款增速放缓,月环比分别为%,%和%,低于前两个季度。其中短期贷款亿元,比年初增加,增长%,中长期贷款亿元,增加亿元,增长%,委托及信托贷款亿元,增加亿元,增长%,票据融资亿元,增加亿元,增长%。
贷款快速增长,促进经济走出谷底,但是也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,同时银行贷款快速增长,存在一定的重规模轻质量的问题,为以后银行贷款风险埋下隐患。贷款规模迅速扩张,银行资本充足率也快速下降,为补充资本金,多家银行提出增发股票和发行次级债计划。
地方中小银行成为贷款投放的主力。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67亿元,四大行仅为1105亿元,占比从此前70%以上的水平陡降至24%左右,其他13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仅新增亿元。与大型银行信贷投放萎缩相反,当月城商行、农商行、农信社、政策性银行等机构新增贷款高达3908亿元,占新增贷款的75%。
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。第四季度以来,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在一系列“扩内需、促增长”政策的推动下,尤其4万亿的政府投资需要银行贷款配套资金。今年以来,投资逐月加速,1—6月份全社会投资91321亿元,同比增长%,比上年同期加快个百分点,中长期贷款亿元,增加亿元,增长%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成为政府融资增加投资的作用渠道,根据银监会统计,全国有3800多家政府融资平台公司,其中70%以上为县区级平台公司。地方政府以财政拨款、土地划拨、股权划拨等形式出资占比约20%,其余筹资则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。初,全国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负债总计约为万亿元,而到了今年5月末,此类政府融资平台负债已上升到了万亿元,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增加了万亿元,其中85%来源于银行贷款。银行贷款集中在基础设施,拉动经济快速反弹,但是有可能加剧产能过剩,也增加地方政府的风险,进而影响银行的经营安全。
票据融资超常增长。票据融资亿元,同比增加亿元,增长%,与同期gdp增长差距较大。银监会检查发现,在承兑环节,承兑行审查把关不严,一些明显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合同、存在各种瑕疵的交易合同、甚至过期或有效期不明的交易合同都被作为承兑依据;对保证金来源的合法性和
原文链接:https://sanxin6.com/index.php/4707/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